運用物聯網、云計算等技術的智慧醫療科技成果正在不斷涌現,政府有責任對其進行篩選,讓老百姓和醫務工作者用上優質成果。而這些智慧醫療領域的科技成果也在“觀望”之中,需要根據實際效果決定是否推廣。
如今,越來越多的智慧醫療科技成果問世,如何推動社區醫院、家庭醫生使用它們,為居民健康服務?奉賢區衛計委與百川醫匯聯合推出的智慧醫療基層培訓,最近在上海奉賢區南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。三家智慧醫療領域的企業負責人為奉賢區醫生做報告,并進行了深入交流。睡眠呼吸監測儀、基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糖尿病管理系統、可信醫療信息搜索引擎,基層醫生聽了關于這三個項目的介紹后,都很感興趣,認為可以試用,隨后根據實際效果決定是否推廣。
打呼嚕者或患有呼吸暫停綜合征
奉賢區衛計委副主任謝興潛介紹,運用物聯網、云計算等技術的智慧醫療科技成果正在不斷涌現,政府有責任對其進行篩選,讓老百姓和醫務工作者用上優質成果,“把天上飄的變成地上跑的”。百川醫匯搭建了一個公益平臺,讓醫務工作者與創新型企業負責人集聚一堂,深入交流、商談合作,有望推動智慧醫療的發展。
上海兆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建軍為奉賢醫生帶來的,是一種睡眠呼吸監測儀。它由兆觀科技與浙江大學團隊聯合研制,已通過臨床試驗,獲批為醫療器械。記者看到,這種儀器呈球形,全身白色,看樣子感覺萌萌的。“這是我們的全球首創,它的科學原理和救援用的生命探測儀差不多。”王建軍說,人的呼吸會產生氣流,睡眠呼吸監測儀通過發射電磁波,能探測出夜間睡眠的呼吸情況,并通過波形圖反映出來。夜晚,用戶將這個白色的小球放在床頭柜上,即可接受監測。如果兩人睡在一起,它可以鎖定一個人的呼吸。
據統計,我國成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約有6000萬人。睡眠呼吸暫停是指睡眠過程中,口鼻呼吸氣流均停止10 秒以上。醫學研究表明,這種疾病是冠心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慢阻肺等的獨立危險因素,還會導致心衰、心絞痛、心肌梗死、心律失常和夜間猝死。“很多人睡覺打呼嚕的原因,是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,但他們并不知道,也就沒有治療。”王建軍說,“一些兒童也患有這種疾病,睡覺打呼嚕,影響了大腦發育。”因此,他建議奉賢區醫療機構利用這種儀器,開展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篩查。聽了他的演講后,不少醫生表示可以先進行試點,看看一些冠心病、糖尿病等疾病患者以及打呼嚕人群的使用效果。